Day2
新大阪駅→京都駅→哲學之道→銀閣寺→永觀堂→南禪寺→一休亭→蹴上鐵道
→蹴上駅→東山駅→平安神宮→知恩院→円山公園→八阪神社→祉園→白川夜櫻
→高瀨川夜櫻→一蘭拉麵新京極店→錦天滿宮→京都駅→新大阪駅
從哲學之道一路往銀閣寺的方向走來,
一直被茂密的櫻花所吸引,
也放慢腳步好好地欣賞這白色花海,
前年跟團遊京都來過金閣寺,
但與它齊名的銀閣寺今年才有機會到訪,
一起近來參觀這歷史建築吧!!
慈照寺,又經常稱為銀閣寺,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屬於代表東山文化的臨濟宗相國寺派。
山號為東山。
寺院創立者為室町幕府第8代將軍足利義政,開山祖師是夢窗疎石。
實際上,夢窗疎石是在該寺院創立前1個世紀左右時的人物,因此被稱作「勸請開山」。
足利義政在寺內興建了觀音殿,被通稱為「銀閣」,因此,寺院全體被稱為「銀閣寺」,
這一名稱與同在京都的「金閣寺」(正式名稱為「鹿苑寺」)相呼應。
[節錄至維基百科]
銀閣寺橋兩側均為哲學之道
參道上的特色小店
還沒到開放時間,遊客還不多
慈照寺就是銀閣寺
寺前的告示牌,介紹銀閣寺起源
銀閣寺垣
從慈照寺寺門到庭園的入口處道路兩邊,保存有圍牆遺蹟,被稱為「銀閣寺垣」。
要進入庭園的入口,售票亭在左手邊
日式庭園真是百看不厭
高聳的松樹應該也很有歷史了
幽靜的日式庭園
銀閣寺本尊出現了,一進入庭園第一眼就是這棟建築
足利義政的山莊東山殿內建造的觀音殿,後經常被用於和義政祖父·第3代將軍足利義滿建造的金閣相對比,因此得現名。
該樓於1489年(延徳元年)開始建造,同年不久即完成。
正式名稱為「東山山莊觀音殿」。
建築結構為雙層、寶形結構、柿葺,平面為長方形,正面寬8.2米,縱深7米。
底層的「心空殿」為普通住宅風格,上層的「潮音閣」為方形3間(正面側面均為三間)的禪宗式樣(唐樣)的佛殿。
該樓也吸收了書院造的日本傳統住宅風格,成為東山文化的代表性建築物。
雖然鹿苑寺金閣名副其實地在建築物表面貼上了金箔,但是銀閣卻沒有貼過銀箔的痕跡。
關於這一點,有種說法認為,起初建造者計劃使用銀箔,但後來由於政府財政窘迫,沒有按計劃完成。
(也有說法認為,由於該樓是義政的隱居場所,因此起初就希望使用木材原色,而沒有使用銀箔的計劃)。
慈照寺的庭園內配有眾多名貴的石材和樹木,體現了當時東山文化中注重茶道和禪宗文化的思想,
因此也有人認為貼銀箔更符合當時文化的風氣。
向月台
銀沙灘
庭園西北邊的角落有高約60公分的銀沙灘。
灘意味著大海,傳說是模仿中國的西湖。
銀沙灘西南邊有高約180公分的向月台。
日本建築都是由建築旁邊或是斜邊採光,所以許多寺院或是民宅的庭院都會使用容易透過反光以採光的白沙。
銀閣寺庭園的銀沙灘不只是外觀漂亮也可以把太陽與月亮的自然光反射到室内。
京都的庭園喜歡採用白川沙。
因為把花崗岩打碎而製造的京都特産的白川沙,比起一般的沙,光的反射率很高。
銀沙灘的全景
方丈(本殿)
方丈據說是江戶時代初期寛永年間(1624年~1644年)的建築。
除了安置著正尊釋迦牟尼佛以外也寶存了江戶時代畫家与謝蕪村和池大雅的共同作品的繪圖。
1992年成為京都市指定文化財。
這裡也有足利義政與其妻子日野富子的牌位。
東求堂
東求堂是座落於池子北邊的持佛堂,
當時是義政的佛堂和茶室,建於1486年(文明18年)。
該樓面對水池,正面寬3間半,平面為正方形。
正面左面為方2間的佛殿,右側為義政的書房和茶室(稱作「同仁齋」)。
書齋北側的副書院和違棚是現在最古老的座敷裝飾風格的房間,是日本書院造和草庵茶室的發源建築,
所以被視為日本建築史上寶貴的遺產。
裡面安置著剃髪的義政公木像是為國寶。
傳說「東求」這個名稱是足利義政由相國寺住持準備的名子當中挑選的。
足利義政晩年召集許多藝人在此聚會也因此產生茶道、華道、能等一般稱為東山文化的傳統文化。
此外,研究表明,該樓建造當初的位置比現在的位置更靠近南側的銀閣。
方丈本殿與銀沙灘
樹齡500年的千代楨
洗月泉
以錦鏡池為中心的池泉迴遊式庭園景觀
日式庭園
池邊遠望東求堂
我喜歡這張銀閣寺
園內的竹林
銀閣寺
聯絡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銀閣寺町2
聯絡電話:075-771-5725
門票資訊:
【全票】500日圓 ※全票適用於高中以上
【學生】300日圓 ※學生票適用於國中,國小
營業時間:08:30~17:00 3月1日~11月30日
09:00~16:30 12月1日~2月28日(29日)
※結束營業30分鍾前截止入場
休息時間:全年無休
所需時間:30分鍾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在JR「京都」站轉搭往 「京都」的市公車5或17號系統約25分鍾,
在「銀閣寺道」下車,徒歩約7分鍾即可抵達。
◆自行開車
在名神高速「京都南交流道」下高速公路,8公里約40分鍾即可抵達。
停車資訊:附設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