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
博多善騰飯店→住吉神社→渡辺通駅→祇園駅→櫛田神社→祇園駅→大濠公園駅→博多一幸舎慶史店→
光雲神社→大濠公園→舞鶴公園→福岡城跡→護国神社→NHK福岡放送局→福岡巨蛋→王貞治紀念館→
唐人町駅→博多駅
福岡市有個很大的湖泊公園_大濠公園,
這也是來福岡必到訪的地方,
連結旁邊的舞鶴公園及黑田長政所建造的福岡城,
這一片逛起來應該是可以花費半天時間,
不過我們到達的時候陰雨綿綿,
所以就快速局部逛完就閃人躲雨去囉!!
大濠公園佔地還蠻大的,逛完一圈慢慢走也要一個小時
大濠公園是一座位於日本福岡縣福岡市中央區的公園,同時也是該公園附近街區的地名。
該公園於2007年2月6日獲日本文化廳登錄為「名勝」。
筑前國福岡藩的第一代藩主黑田長政在主持修建福岡城時,為了擴大城下町的規模而向幕府請求在草江的入口處填海造陸。
雖然海灣深入內陸的部分並沒有與博多灣完全隔斷,但大濠已初具雛形,並被當作福岡城的外濠守衛著城池的安全。
到了大正14年(1925年),福岡縣政府因為舉辦東亞勸業博覽會需要大片土地,而開始對大濠進行大規模的填湖造陸工程,
將原來13萬坪的湖面填到只剩下大約6萬坪。
當時這一工程共花費45萬多日圓,但隨後縣政府將一部分填湖土地劃為住宅用地,藉此收回了投資。
東亞勸業博覽會於昭和2年(1927年)順利舉行,閉幕後福岡縣決定將此地改建為公園。
以松樹林為主題的方案在遭遇到當時松材線蟲的大爆發而流產後,東京大學的林學權威本多靜六及其弟子永見健一以杭州的西湖作為參考,設計出了現在的大濠公園。
大濠公園在設計的過程中考慮到「水」這一主題,為了突顯東洋文化而參考了杭州西湖的布局,確定了「湖中有島,以橋連島」的基本樣式。
昭和4年(1929年)3月,大濠公園正式開業。
[節錄至維基百科]
由於陰雨綿綿,所以湖上設施都停擺囉
天氣好的時候這裡一定很棒
舞鶴公園緊鄰著大濠公園
往前走就是福岡城囉,天空不作美,所以櫻花祭擺攤都收起來了
福岡城是黑田氏所建造的居城
名島門,福岡市文化財
城中的一座古碑
福岡城的城牆依然穩固
通往天守台的路上
天守台的基座
從階梯上去就是天守台囉
大天守台跡
天守早已不在,未來可能會復建,期待!!
1646年(正保3年)的《福博惣繪圖》是最古老福岡城的畫像,並未描繪有天守。
因顧慮幕府的遠慮而沒有建造天守。
在近年找到了豐前國小倉藩主細川忠興在元和6年(1620年)寫給三男的忠利的書信
寫出「黑田長政說過因幕府的擔心將天守拆除」是有天守記載,可能有天守的存在。
當時天守可能利用作幕府命名各大名在大坂城進行普請而獲得幕府的信任。
受到了鄰縣的熊本城影響,目前市內正構思復建五重天守。
通往二之丸
二之丸的廣場
多聞櫓
從城下往多聞櫓看,不好進攻阿
城下母里太兵衛的故居
黑田官兵衛後來隱居的地方
隱居地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