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6
JR博多駅→JR門司港駅→九州鐵道紀念館→乘坐潮風號→關門大橋&和布刈神社→
關門海峽人行道[北九州→山口縣]→火の山公園(纜車)→みもすそ川公園→赤間神宮→
日清講和記念館→亀山八幡宮→唐戶市場→巌流島聯絡船→巌流島→門司港→
藍翼門司吊橋→海峽廣場→舊門司三井倶樂部→門司港駅→JR博多駅
說到馬關條約,
大家一定會知道滿清割讓台灣給日本這件事,
馬關這個地方究竟在哪裡呢??
下關的古稱"赤間關",也叫"赤馬關",簡稱"馬關",
所以甲午戰爭滿清戰敗後,
雙方在下關這裡簽訂中日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也開始日本在台灣統治的50年;
來到下關就必須來朝聖這個與台灣密切有關係的地方,
在歷史課本出現的場景又活脫脫地出現在自己的眼前,
我在這裡地方真的待了一段時間,
體會當時滿清的李鴻章那種挫敗的樣子,
又看到日本如何從腐敗的幕府重新站起來,
並且超越從前畢恭畢敬的中國王朝,
值得讓後世的人警惕阿!!
離開赤間神宮後,走沒幾步路就看到"春帆樓"的招牌囉
春帆樓是日本山口縣下關市阿彌陀寺町一間割烹旅館,位於赤間神宮旁、可眺望關門海峽的一處高台上。
此地原為醫院,之後改為旅館兼餐館,由伊藤博文題為現名、
並在1888年成為現代日本第一間合法提供河豚料理的餐館。
春帆樓在華語圈為人所知,乃因此為中日《馬關條約》的談判與簽署地點。
原建物在1945年因戰爭空襲而燒毀,之後經過重建,即今所見之主建物,
一旁則建有「日清議和紀念館」以留紀念。
經過多次經營權易手,現今的春帆樓是在日本各地提供高級和式料理的連鎖餐廳;
下關總店則仍設有旅館,為當地知名觀光景點。
[節錄至維基百科]
春帆樓一樓為餐廳
春帆樓為日清講和的談判場
大樓一旁的石碑,為伊東巳代治所寫
伊東巳代治為日本政治家,明治至昭和初期大臣,有帝國的憲法看護人之稱。
1895年(明治28年),伊東巳代治任馬關條約批準書交換全權辦理大臣,渡海前往中國,
與清政府互換條約批準書。
歸國後,伊東以在戰爭中的功績,被敘男爵爵位,成為華族。
[節錄至華人百科]
日清講和紀念館,在春帆樓旁邊
"伊藤博文"&"陸奧宗光"銅像
伊藤博文,日本近代政治家,首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明治維新元老。
1885年12月根據他的建議廢除太政官制,實行內閣制,出任首屆內閣總理大臣兼宮內大臣,
並開始起草憲法的任務。被譽為「明治憲法之父」。
1894年,伊藤博文參與策劃了日本對李氏朝鮮王國的侵略和中日甲午戰爭,
戰後代表日本與清朝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納入日本版圖。
1898年,清國戊戌變法時前往北京訪問,面見光緒皇帝和康有為,提供改革方針。
西太后發動政變,大肆逮捕維新黨,博文遂參與救援被捕的黃遵憲,
並協助戊戌六君子之中的康有為和梁啓超逃往日本。
1900年,領導日本加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鎮壓中國的義和團之亂。
創立立憲政友會,自任總裁,開日本兩黨政治的先河。
1909年10月26日上午9時整,於哈爾濱火車站被朝鮮愛國主義者安重根開三槍擊中身亡。
[節錄至維基百科]
陸奧宗光是日本明治時代的政治家和外交官,有剃刀大臣的外號。
1892至1896年,他出任第二次伊藤博文內閣之外交大臣。
1894年,他負責與英國簽署日英通商航海條約,
成功廢除了西方國家在德川幕府時期對日本所訂下的不平等條約與治外法權。
中日甲午戰爭時,他在日本的外交政策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主張與中國一戰,史稱「陸奧外交」。
1895年4月,他與伊藤作為日方代表,與中國清政府簽署馬關條約。
[節錄至維基百科]
紀念館裡面展示著春帆樓一些舊文物
李鴻章&李經方在簽訂條約時的座位
這張圖片在歷史課本出現過,令人回憶當年阿
這條小巷稱之為"李鴻章道",應該是他之前曾經走過的路吧